⑤ 一碗粥和一片石 

  离开塔院下山的时候,跟上山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了。上山时还在迷惑中,有点儿希望,但是没什么信心,关于失败的心理准备非常充分。下山这会儿却已经是喜出望外,满心成就感了,类似于暴发户做了多年发财梦,某一日突然真的暴富发财那种感觉!
  暴富的感觉第一当然是收获丰富,第二还要来得突然,第三就是过程中那不可思议的“天意”!试想今天如果不是碰到小班长,又如果小班长没有喊住施工队那个头头儿,那我们就不可能爬上坡顶去看什么工棚了,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现石桥。另外还有仙水洞、福惠寺门匾……
  老熊和老聂一路走着,互相分析。老聂说老熊上次已经到了营区门口,一步之遥居然错过!老熊说老聂甚至已经进了营区,都到塔院了,同一条等高线上,更是“一步之遥居然错过”!我们全都哈哈大笑!也不知道这有什么可笑的,可能就是开心吧,什么都拿来笑一下。
  其实我心里直至这会儿仍不踏实,总担心今天的照片万一没拍好。别的地方拍不好还可以重拍,这个地方却是想来也不容易再来了。
  多么希望能再来一次!那些工棚都属“临时建筑”,施工之后就会拆除,到那时也许能拍到石桥重见天日的样子。另外,有没有那么一天,能拍下美丽的八卦门?

  回到车上,盘旋下山,本来一路再无话,但是忽然间想起了吃饭!我们都无所谓吃饭,可是今天还有老聂,总不能让人家也跟着我们不吃饭。于是我建议老熊回到山下先找地方停车进膳。老熊说,前方半山腰有个三岔路口,从那里可以拐到后山陈家沟,陈家沟有户“农家饭”,不如去那儿看看。只是现在已经封了山,一路上人影儿都少见,不知那农家饭是否也关门了。
  是否还要去后山,大家犹豫了一下。记得我后来好象是比较积极的一个,因为当时压倒一切的感觉就是渴——今天忘了带水上山,这会儿渴极了渴极了,不惜一切地就盼着能喝一碗粥!
  这碗粥引出了接下来的“一片石”,一片石又引出后来更多的故事……

  老熊和老聂都曾到过陈家沟,那是早先“大范围搜索”时期,他们从后山摸上来,先就到了那里。实际上要去狮子窝福惠寺,从前山后山都可以走,两个方向上山的路就在我们决定要去喝粥的那个三岔路口附近交汇。那真是一个挺重要的路口,后文还会提到它。
  陈家沟也很重要,因为后山的防火站设在这里。我们看到那户“农家饭”的时候,同时也就看到了这边封山的路障,相距不过几十米。这里的防火站不没人员值班,所以什么“大PASS”都没用,这里的道杆不会抬起来。好在我们今天是从山上下来,不是“进不来”,而是“出不去”,所以走到这里,也就把车停在这里了。



  据老熊说,他夏天来的时候,这地方车来人往非常热闹,农家饭的棚子底下乌泱乌泱全是人。现在已经一片冷清了,房门大敞着,空余寂静。隔着玻璃窗可以看到旁边一间小仓库里码放着成箱的啤酒,我很绝望地想到:今天这碗粥看来是喝不上了。
  喊了半天,终于从屋后转过来一位老乡,是这家小饭店的主人。饭店是真的已经歇业了。于是老熊和老聂就在这里跟人家聊天,我和呼伦忙着在附近拍照片。

  站在“农家饭”门前的土坎上朝下望,林木稀疏的荒山坡上那也算是“阡陌纵横”吧。据老乡说,这些都是古香道。
  石景山一带的进香古道,被称作妙峰山古香道的“中南路”。这一带山中散布着多座古寺,从各个方向上山进香的人们各有去处,即使远赴妙峰山,沿途也会到各寺先行朝拜,所以古香道并不如我原来所想的那样眉清目楚一路前往,实际上它们是象这样蜿蜒交错着的。只有现代新修的公路来去取直,能让人找到一点方向感,而那些古朴的小道经常就在公路两旁迂回穿插,时隐时现,弄得人很晕。

  老熊站在这里指着山下告诉我们,“那个就是念佛桥”。在资料上见到过描述念佛桥,据说它是“青龙山福惠寺到翠微山宝珠洞的必经之地,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至今已经有五百余年历史”……但我看了半天,到底也没弄明白是哪个。于是就统而拍之吧,反正都在镜头之中。



  从陈家沟这里回头望去,从前山转过来的公路在山腰盘旋。那就是狮子窝所在的青龙山,我们刚刚还在那边的山顶上。
  据资料介绍:“青龙山”这名字“民国初年”才开始在地图上出现,此前它是叫清良(凉)山,或小五台山。有一种说法认为:乾隆一直想在西山某处“打造”出五台山的氛围,地点就选在清凉山,所以才把清凉山称为小五台。就连“狮子窝”这名字的由来也有相关的推测,因为五台山也有狮子窝……
  这里本来插入了青龙山的照片,犹豫再三还是拿掉了。因为那些天线什么的实在太清楚了。

  偏北方向再远一点,那就是我们熟悉的香山了。从陈家沟遥望过去,依稀可见“鬼见愁”顶上的缆车索道。在山里转了半天本来就晕,忽然间怎么一抬头就看见了香山,更晕!站在那里晕了半天,忽然搞不清自己的方位!



  回过头来向西望去,山脚下横穿画面的那条路也是这一带古香道的重要干线之一。路旁一大片平坦裸露的岩石,在阳光下似乎泛着磷光,天高地阔的,看上去非常壮观。老乡告诉我们,那叫“一片石”。
  老熊和老聂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哦!一片石就在这儿啊!”
  资料上有这个一片石。“陈家沟一片石”是古香道上著名的一景。我们今天并非专程慕名而来,本来只不过奔着“一碗粥”,没想到却与“一片石”不期而遇。而且,要不是恰好有老乡指点的话,山里一片岩石,不经意间很容易也就错过了。老熊和老聂都来过,应该都见过这片石头,但他们也都是直到这时才对上号。

  老乡说:“你们可别小看一片石,它在地底下大着哪!那年修南马场水库,挖下去还挖到一片石,那可费了劲了,怎么也挖不透……”
  南马场水库在山的那一边。山虽不大,但那也是山,不知这一片石是怎样地在我们脚下延伸着。



  古香道,一片石,山脚下喧嚣的现代生活,并存于同一个镜头画面之中。



  下面这张照片,拍到一位在古香道上依杖行走的老人。
  再下图是这张照片放大至原图的局部。



  好象有一点油画效果,可能是像素不足加上抖动造成的吧。
  我把这张照片就命名为《古香道》!



  我们曾经在妙峰山上看见过古香道,今日又见古香道,对它的了解好象更多了一些。
  从前山转过来的时候,在一处地势开阔的岔道口看到了茶棚!这让我兴奋不已。当时坐在车上一掠而过,来不及掏相机,于是我一直嘀嘀咕咕念叨着,回去再经过时一定要停车拍片。他们都笑,说那个茶棚明显是“立邦”的。我仍不甘心,立邦的也想拍一个!直到后来老聂笑眯眯地很具体地说到“水泥仿木的柱子”等等,我才忽然兴味索然,决定作罢。
  到这时为止,我还没见过一座真正的茶棚。我总对“茶棚”这事念念不忘。香与茶,这两个东西联系在一起,让人感觉格外地韵味无穷。而且,没有茶棚的古香道,怎么说也是不完整的……



  本页最后这张照片,是十五号又来这里“补拍”时拍摄的。这是古香道继续西行的一个重要路口。如果从这里开着车沿公路下山,可以驶上G109国道,西行直抵妙峰山。但那是绕道,进香老路就不是那样绕着走的了,而是翻山越岭,从这里直插过去。
  十五号那天的拍摄,除了补拍一片石之外,其它基本上都是在这边的山坡下。那些放在后面再说。今天的行程就在陈家沟这里结束,我们开始一路返回。


下文请看: ⑥ 荒山古迹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