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忻口战役,网上所见资料多数是这样说的(大同小异):
-----------------------------------------------------------------------------
  忻口坐落于忻口山之断阙处,素为忻州的北门户。汉高祖刘邦平城解围后,率军返回到这里,十分高兴,所以将这一地取名为忻口,从此筑城设险,成为重要军事防守地。北齐、北周以及五代时期,都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争夺的关口。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忻口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主力由河北进入山西,打算进占太原。在民族危机关头,国共双方军队同时开赴华北抗日前线,迎击日军的猖狂进攻。国共双方高级领导经会商,决定举行忻口会战,由国民党军队担负正面攻击,共产党军队担负外围作战,在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统一指挥下,抵抗日军沿北同蒲线南下。
  忻口战役从1937年10月11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23天。国共两军亲密配合,浴血奋战,不断击退日军疯狂进攻,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抗战决心和伟大的抗战力量。战场上,国民党一些高级将领亲临前线,为国捐躯;一些将领身负重伤,不下火线,谱写了一曲曲英勇雄壮的民族之歌。23天的战斗中,歼灭日军近万人,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

  好象一般都不说我方伤亡。实际上据我看到的数字,忻口一役我方死两万多人,死伤合计愈十万。不知确否。



卫立煌
 






  阎主席的家和忻口战役遗址处在忻州市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在东,一个在北。从阎主席家返回忻州再折向忻口村一带,路程连塞车在内共计一个半小时。到达之后寻访“古战场”具体位置又耗费了很多时间。 我们在208国道上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来回转了好几圈,多经询问,最后才发现其实刚才已经从下面这一排窑洞前掠过,我们只顾张望山上,却忽略了紧贴马路的山根底下。这里已经是遗址的一部分——这是国军当时的“战备窑洞”。
  上面这张照片不是我拍的,是老熊拍的。为了拍到全景,他一直跑出去很远。我只在近处拍了一些,没跑那么远。老熊说我“不敬业”。
  这里不是窑洞的全部,所以仍然不能算“全景”。实际上据统计,自1935年至抗战爆发前,国军共用款11万余元(不知是什么币),在忻口村北的后沟至红崖湾筑成这样的窑洞47孔(至今保留下来的共有15孔)。忻口战役期间,这里是中国军队临时居住地的一部分,这些窑洞也被用于指挥作战、储放军火、安置伤员、隐藏战马……
  下图是窑洞近景。每个窑洞的洞门上都凿有这样的编号,由北至南,从第一号排起。网上有资料说:“前敌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将军的总指挥部设在忻口后沟的第九号战备窑洞内,郝梦龄将军曾在这里指挥作战。10月15日夜,郝将军偕同第54师师长刘家麒从这里出发,奔赴前线指挥作战,同在疆场壮烈殉国。”郝梦龄将军是第九军军长,所以他选第九号?
  但也有另外的资料记载说:“第九号窑洞为国民党将领陈长捷的指挥所”。反正都是第九号。
 
  第六号窑洞拱门上嵌刻的是“办公号”。据说另外还有一些窑洞标注着民国纪年以及部队番号等等,我没看见。
  与其它窑洞相比,“办公号”的进深要浅得多,轻易就可以看到顶端石壁。而普通的窑洞看进去则深不可测。
  我们注意到有些相邻的窑洞实际上是两两相通的,那些相通的窑洞会在拱门上并列两洞编号。例如最北端两个窑洞就同时都刻有“第一号第二号”。
 

  下面是老熊钻进洞里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洞壁上两洞相通的小拱门。
  老熊说洞内脏极了,全是积淀得厚厚的煤灰,他一进洞就陷进去踩了一脚。好象还有牛粪。我没进去,看来我确实是不够敬业。
 
  忻口战役遗址标志碑。碑体面向公路而立,但它实在太不起眼了,静静的紧贴在山根底下,即使从这里走过也非常容易忽略它。好象是1986年才立的碑,却已经非常残破。


 
 
 
碑文: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忻口战役遗址
山西省人民政府(立)

---------------------

下图是碑的位置。
 
  忻口的战备窑洞是1935年开始修建的,阎主席一般被定性为亲日派,他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准备保卫太原了?还有传闻说,反蒋失败后阎逃到大连,是日本人的飞机将他秘密送回山西。坐着日本人的飞机回到山西,落了地就开始挖窑洞准备打日本人,军阀们大概都是这么玩儿的吧。另外看到有资料说:日军打到山西时,李服膺自天镇战败撤退,大同、怀仁相继沦陷,天险雁门关也被日军突破。阎锡山震怒枪决了李服膺。一旦打到家门口,也就去他娘的谁也不亲了吧。不过忻口战役没有老阎直接的什么事,他是战区司令,只坐镇太原,忻口是卫立煌打的,国军嫡系上来了。

  忻口战役是人海战役,区区47孔窑洞,能驻多少军?普普通通的士兵仍然是在工事里。据过来人描述——
  我们的工事,因器材及土质关系,强度较差,且缺乏被覆材料,既浅又薄,掩护不了身体,也抵抗不了炮弹。我工事被破坏后,只得在敌人炮火之下进行补修加强,但为效极微,只仗夜间,乘间急修。敌炮火不断破坏,我不断修复;敌再破坏,我再修复。敌人每个步兵营都有一种步兵炮,并有平射及曲射小炮各一门。这种炮,口径虽小,而速度却大,可以射穿我们的工事。我们的工事多半为砂土筑成,不够坚厚,一穿即透。敌掷弹筒之破坏力尤为利害,我军官兵葬身于工事内者不少……

  不打是耻,打也是耻。不打是痛,打也是痛。


关闭本页